首頁 » 耳鼻喉科 » 不可輕忽的兒童聽力殺手「中耳炎」,好發於小兒中耳炎,症狀及照護方法一次了解

不可輕忽的兒童聽力殺手「中耳炎」,好發於小兒中耳炎,症狀及照護方法一次了解

中耳炎最常發生在兒童身上,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每3位9歲以下兒童就診案例中,就有2位曾因感冒而合併中耳炎,中耳炎也是幼兒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併發症;因此,兒童疑似出現中耳炎症狀,應儘速就醫診斷治療,未及時發現,治療得宜,恐會造成兒童中耳炎永久性的聽力受損,因此被稱為「兒童聽力的隱性殺手」!

小兒中耳炎原因

小兒中耳炎是指兒童的中耳部位發炎,主要是因兒童經常感冒或過敏造成鼻涕倒流,使得病毒或細菌隨機經由鼻腔或咽喉,透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內,引發感染小兒中耳炎;據統計,3歲以下兒童,約有7成以上都曾患有1次或以上的小兒中耳炎感染,並在7歲前仍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中耳炎好發於春夏與秋冬季節交換期間,小兒中耳炎可分為:急性中耳炎及慢性滲液性中耳炎(中耳積水)二種,依病程又可分為:急性、惡急性及慢性三種:急性為0~3周,惡急性為3~12周,慢性則是大於12周。以下是小兒中耳炎的常見原因,包括:

  1. 病毒或細菌感染:大多數小兒中耳炎是因感染細菌或病毒所引起,通常可能出現發燒、耳痛、耳漏、聽力下降等症狀,同時影響頭頸部及上呼吸道。
  2. 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兒童的免疫系統相對尚未成熟,較無免疫抵抗力,容易受到病毒及細菌的感染。
  3. 耳咽管發育未完全:耳咽管是維持中耳和外界氣壓的平衡,也是中耳腔與外界唯一的通道,幼兒連接中耳與鼻咽部的耳咽管發育尚未完全,結構較短、直而寬,無法完全達到保護、通氣及排泄中耳內分泌物,防止液體滯留等功能,使得鼻腔或咽喉等上呼吸道感染時,細菌或病毒容易進入中耳內引發中耳炎。
  4. 家族遺傳:如有家族遺傳基因,兒童可能更容易患上中耳炎。
  5.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也可能增加中耳炎的風險,如:使用奶瓶時仰躺、兒童托兒所或學校等環境造成的感染。

小兒中耳炎症狀

小兒中耳炎分為:急性中耳炎及慢性滲液性中耳炎(中耳積水)二種,以下是小兒中耳炎常見的症狀:

急性中耳炎

  1. 發燒:中耳炎可能伴隨有發燒,主要因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或細菌感染的反應。
  2. 耳朵疼痛:兒童可能出現耳朵劇烈疼痛,不會言語表達疼痛,頻拉耳朵。
  3. 耳朵壓力悶塞:兒童可能感到耳朵充滿壓力悶塞或充血。
  4. 耳後及頸部淋巴結腫大:耳後淋巴結腫大是兒童常見的疾病之一,兒童中耳炎可能導致耳後及頸部淋巴結腫大,主要是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耳後淋巴結腫大可能引發牙齦炎、中耳炎、腮腺炎、化膿性腮腺炎、扁桃體炎。
  5. 聽力下降:中耳炎可能造成兒童的耳朵內有液體積聚,導致聽力下降。
  6. 耳漏:耳朵可能因中耳內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導致有時可能出現膿性耳漏現象。
  7. 失眠或躁動不安:耳朵疼痛和不適感可能導致兒童失眠、哭鬧、躁動不安的情緒變化。
  8. 食慾不振:中耳炎疾病可能導致兒童的食慾下降。

慢性滲液性中耳炎(中耳積水)

  1. 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慢性滲液性中耳炎通常沒有急性中耳炎的明顯症狀,患者可能只出現輕微或沒有症狀,沒有明顯的耳痛、發燒和耳漏的症狀。
  2. 傳導性聽力障礙:中耳內的液體可能會阻礙聲波的正確傳遞,導致聽力受損。
  3. 中耳內液體積聚:慢性滲液性中耳炎的症狀可能持續數周或數月,典型的特徵是中耳內有液體積聚,但並無症狀發生。

因此,家長應格外注意,如兒童疑似出現急性中耳炎症狀,應儘速就醫診斷治療;未及時就醫,可能轉變為惡急性或慢性中耳炎;滲液性中耳炎較為常見,尤其是兒童,如兒童疑似患有中耳炎時,務必要至耳鼻喉醫師檢查,醫師可能會檢查上呼吸道及頭頸部等相關部位是否產生病變,同時給予治療。

中耳炎治療可能包括:診斷觀察、抗生素治療、抗過敏藥物,或在必要時進行手術,以預防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耳部組織損傷或永久性聽力喪失。中耳炎是兒童聽力受損最常見的原因,應儘早診斷及治療,以免影響學習;另外提醒,如成人患者出現單側滲液性中耳炎,務必儘快至耳鼻喉科醫師檢查,確認是否患有鼻咽腫瘤。

兒童中耳炎的正確照護

兒童中耳炎的照護,通常包括:緩解症狀、避免併發症,必要時應就醫診斷治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照護建議:

  1. 給予舒緩疼痛的藥物:醫師可能建議使用適當劑量的鎮痛藥,以緩解兒童耳朵疼痛和降低發燒,如:布洛芬(acetaminophen) 等。
  2. 注意抗生素完整療程:兒童中耳炎如醫師開立抗生素治療,家長應遵循醫師指示,定時讓兒童服用抗生素及治療藥物,務必完成抗生素的完整療程,避免產生抗藥性。
  3. 耳部溫熱敷:可在兒童患有中耳炎的耳朵附近使用溫熱敷,如:熱水袋或溫熱毛巾;有助於緩解疼痛和減輕耳朵的不適感。
  4. 休息和充足的水分:讓兒童多休息,確保攝取充足的水分,有助於加強免疫系統功能,促進康復。
  5. 避免吸煙和二手煙:應避免在兒童周圍吸煙或二手煙,可能會使得兒童中耳炎的症狀更加劇。
  6. 保持耳朵乾燥:避免讓水進入兒童耳朵,特別是在洗澡或游泳時。可使用耳塞或耳罩,有助於保持耳朵的乾燥。
  7. 避免使用棉花棒進入耳道:避免使用棉花棒或其他尖銳物品進入耳道,以免損傷耳膜。
  8. 幼兒宜採半坐姿或直立姿勢餵奶:避免造成奶水停滯在咽喉,可能導致流入中耳內引發細菌感染。
  9. 建議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為兒童中耳炎的致病源,建議出生滿2個月、4個月、12~15個月,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10. 定期追蹤治療:幼兒嚴重中耳炎、復發性中耳炎或療效不佳的中耳炎,應2周內追蹤,較年長兒童如單次中耳炎,則可考慮治療後1個月追蹤。
  11. 及時就醫:如症狀持續或加劇,或伴隨其他症狀,應及時就醫、診斷治療。

在治療期間,應避免讓兒童接觸水,以免引起耳朵感染。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煙霧等刺激性氣體對兒童耳朵造成刺激。另外,定期帶兒童至醫院進行耳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早診斷治療。

幼兒中耳炎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幼兒中耳炎的預防方法,包括:避免讓幼兒接觸感冒患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讓幼兒接觸煙霧等刺激性氣體、適當控制幼兒洗澡時間和頻率,避免讓水進入耳朵。此外,適當補充維生素C等營養素,增強幼兒免疫力,有助於預防中耳炎的發生。

中耳炎後遺症恐影響兒童聽力

中耳炎後遺症可能會對兒童的聽力造成影響,長期患有中耳炎的兒童,如果未及時有效治療,可能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導致聽力受損或永久性聽力喪失。因此,一旦發現兒童出現中耳炎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嚴格遵循醫師的建議進行治療,以避免後遺症對兒童聽力及學習造成嚴重影響。

參考連結 https://tw.news.yahoo.com/不可輕忽的兒童聽力殺手-中耳炎-035000135.html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