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疼痛科 » 抗生素 vs 消炎藥!消炎藥正確使用方法與消炎藥成分解析

抗生素 vs 消炎藥!消炎藥正確使用方法與消炎藥成分解析

抗生素與消炎藥的區別

抗生素與消炎藥是兩種不同的藥物,雖然兩者都可以對抗細菌感染,但作用機制有所不同;抗生素是針對細菌所引起的感染,是抑制或殺死細菌的藥物,通常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如:細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等;而消炎藥則是針對身體免疫系統問題,有助於減輕各種類型發炎反應,緩解疼痛、腫脹和相關不適,通常屬於抗發炎的藥物。抗生素屬於處方藥物,需經醫師開立處方籤,消炎藥有些可以在藥店購買,用於治療較輕微的發炎症狀;但對於嚴重的疼痛、腫脹或發炎症狀,還是需要遵循醫師的處方用藥。在使用這兩種藥物時,患者應根據醫師的建議來選擇合適的藥物,以確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消炎藥的正確使用方法

消炎藥的正確使用方法非常重要,為確保消炎藥的療效和減少副作用的發生,患者在使用消炎藥時,應注意消炎藥的正確使用方法,包括:

  • 遵照醫師處方使用:應嚴格遵照醫師的處方用量和方法使用消炎藥。
  • 注意消炎藥使用時間:應注意處方消炎藥的使用方法,有些消炎藥需要餐前空腹服用,有些則需要與食物一起服用。
  • 不可任意增減劑量或停藥:即使症狀好轉,也不可提前自行停藥,需經醫師評估及指示才能停止使用消炎藥,否則提前停藥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未完全清除,易導致復發或抗藥性。
  • 完成整個療程:應遵循醫師指示正確服用消炎藥,即使症狀已經消失,仍需遵照醫師指示完成整個療程,確保感染完全清除,減少抗藥性的風險。
  • 用藥期間避免飲酒:患者應該在用藥期間避免飲酒,以免影響藥效。
  • 避免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消炎藥期間,除非經醫師許可,應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有些藥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響療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 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在使用消炎藥期間,應注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胃腸不適、頭痛、皮膚過敏等。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應立即停止使用藥物,同時向醫師求助。
  • 應遵循醫師的建議:遵循醫師的建議確,保正確服用消炎藥。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或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消炎藥的常見成分

消炎藥的常見成分,包括: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阿斯匹靈(Aspirin)、萘普生(naproxen)、雙氯芬酸(diclofenac),此外,日本止痛藥產品EVE也含有ibuprofen。消炎藥是抗生素嗎?消炎藥是抗發炎的解熱鎮痛劑或類固醇等藥物;抗生素則是治療細菌、病毒、寄生蟲,或黴菌等外來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臨床上泛指的是抗細菌的抗生素;當抗生素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後,才能讓感染部位的發炎症狀減輕、消除。因此,消炎藥不等同於抗生素;患者在使用消炎藥時,也應注意對成分的過敏反應,使用前應詳細閱讀說明書。消炎藥常見成分,包括以下幾種: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通常用於減輕疼痛、發熱和發炎反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透過抑制COX酵素達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此類藥物對腸胃影響較大,一般建議飯後服用或改吃可選擇性抑制COX-2酵素的新一代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以減少腸胃副作用。
  • 類固醇(cholesterol):通常用於治療炎症和過敏反應。類固醇主要的藥理作用在於抑制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常用於較嚴重、有致命風險的疾病,如:急性氣喘發作、紅斑性狼瘡等。由於早期過度濫用,一般人對類固醇的觀感不佳,但實際上只要在醫師處方下合理使用,類固醇確實可以安全協助患者控制及改善病情。正常劑量、短期使用類固醇後停藥,大半不會發生副作用或輕微副作用;需長期服用類固醇的患者,應遵循醫師指示漸進式停藥,避免抗藥性或體內類固醇分泌不足等問題。
  • 抗生素(antibiotic):通常用於治療細菌、病毒、寄生蟲或黴菌等外來微生物感染,而非用於治療發炎反應;抗生素本身沒有止痛與退燒作用,抗生素不等同於消炎藥。目前台灣抗生素的嚴重濫用情形,使得很多菌種已產生嚴重抗藥性;因此,如經醫師處方使用抗生素治療時,務必遵循醫囑將療程藥物用完,切勿自行停藥,避免未來因抗藥性而造成無藥可醫的困境。
  • 抗組織胺藥物:通常用於減輕過敏反應引起的發炎反應和不適。抗組織胺藥被廣泛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花粉熱、結膜炎及蚊蟲咬傷等;或治療胃酸過多所引起的上消化道疾病、感冒、暈車、暈船和焦慮等問題。
  • 抗病毒藥物:用於治療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炎反應。目前中央核准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輝瑞(Paxlovid)、默沙東(Molnupiravir)等藥物,但應經醫師處方使用。
  • 其他成分:一些消炎藥可能成分包括:止痛藥、鎮痛劑、抗結核藥物等,可增強治療效果或減輕不適症狀。止痛藥可以分成指示藥(Over-the-counter,OTC)和處方藥(Prescription)兩大類,指示藥在一般藥局可買到,處方藥則是需要醫師開立處方才可取得。如一般常使用的普拿疼又稱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能作用於大腦中樞的痛覺路徑和熱調節中樞,達到止痛和退燒目的,但不具消炎的效果。

消炎藥的成分和用途因藥物類型和品牌而有不同,使用任何藥物前,請務必閱讀藥物標籤,遵循醫師或藥劑師的建議使用。

消炎藥多久吃一次

抗生素的服用方法應遵循醫師處方指示,依據醫囑用藥,時間要固定,有間隔6小時、8小時、12小時,甚至是24小時,必需遵守服藥的間隔,讓血液裡持續有一定濃度的抗生素,才能完全將細菌消滅,避免任何產生抗藥性的機會。有些藥物的吸收會受到食物的影響,在就醫時一定要詢問清楚,所使用的藥物是飯前或飯後服用,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抗生素對抗病原體的原理

抗生素對抗病原體的原理是通過抑制細菌的生長或殺死細菌來達到治療效果。抗生素可以針對特定類型的細菌,並且對病原體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然而,濫用抗生素容易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進而影響治療效果。抗生素可以以多種方式作用於細菌,包括:

  • 細胞壁合成抑制: 某些抗生素會阻礙細菌合成細胞壁所需的特定酶或蛋白質,從而導致細菌壁結構的破壞,使細菌變得脆弱並最終死亡。
  • 蛋白質合成抑制: 抗生素可以阻礙細菌內的蛋白質合成,這是細菌生長和功能所必需的。這種阻礙會導致細菌不能生長和繁殖,最終死亡。
  • 核酸合成抑制: 一些抗生素會阻礙細菌的核酸合成,包括DNA和RNA的合成。這會干擾細菌的基因表達和複製,從而導致細菌死亡或無法增殖。
  • 細胞膜功能破壞: 某些抗生素會破壞細菌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影響細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導致細菌死亡。

消炎藥副作用

消炎藥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如消化不良、潰瘍、出血、腎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頭暈、頭痛、嗜睡等。 另外,要特別注意過敏,如:氣喘、皮疹、蕁麻疹等。 對COX-2有專一性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與其它不具專一性的相比時會有比較少的腸胃副作用,但是對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副作用則沒有明顯減少。

合理使用抗生素與消炎藥的重要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與消炎藥對於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抗藥性的形成非常重要,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應該嚴格遵循醫師的建議用藥,不可任意增減劑量或中途停藥。此外,患者應該注意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以免導致抗藥性的產生。只有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這些藥物,才能確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 防止產生抗藥性 :不當或過度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抗藥性的產生意味著某些細菌對常用抗生素失去敏感性,使得治療感染變得更加困難,甚至無法治療。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減少抗藥性的產生,確保抗生素的有效性。
  • 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過度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藥,可能會導致各種副作用,包括:胃腸不適、過敏反應、抗生素關聯性腹瀉等;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可以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 節省醫療資源:過度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藥會增加醫療系統的負擔,包括:醫療成本和資源的浪費;合理使用這些藥物可以節省醫療資源,使這些資源得以用在真正需要治療的患者身上。
  • 避免過度治療:不當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藥,可能會導致過度治療,影響健康;這不僅增加不必要的藥物負擔,還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
  • 保護環境:抗生素的不當使用,也可能導致抗生素在環境中的積累,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風險;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於減少抗生素在環境中的排放,保護自然環境。

總體來說,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藥不僅可以確保抗生素的有效性,還可以保護個人和公共健康,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成本和資源浪費,有助於環境的安全保護。

參考連結
https://tw.news.yahoo.com/抗生素副作用-抗生素療程-抗生素什麼時候吃-抗生素拉肚子-抗生素抗藥性-黴漿菌抗生素-072207630.html

返回頂端